ISO環境認證ISO14001認證
ISO安全認證ISO45001認證
ISO認證費用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費用
ISO認證資料協助整理
ISO認證種類內審員培訓
ISO認證材料整理齊整
ISO質量認證ISO90001認證
ISO認證內審員培訓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
ISO食品安全認證ISO22000認證
價格費用優惠面議
適用標準ISO系列標準
周期1個月左右
證書有效可查
公司機構正規
審核流程協助推進
發貨地深圳&廣州
組織是否定期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查:組織是否編制績效管理程序
查:組織的監視和測量項目清單
查:績效使用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校準/檢定記錄
組織是否定期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查:組織針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的相關評價記錄
查:組織針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監視和測量結果
組織是否針對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合規性要求進行評價 查:組織是否編制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合規性要求評價管理程序
查: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合規性評價記錄
查: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合規性評價方案
組織是否按計劃實施內部審核并針對內部審核問題**糾正措施 查:組織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查:組織內部審核計劃
查:組織內部審核結果
查:組織針對內部審核問題**的糾正措施和對措施有效性進行的驗證記錄
查:組織內部審核結果是否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組織是否按計劃實施內部審核并針對內部審核問題**糾正措施 查:組織內審員清單
查:組織內審員相關的培訓記錄及其明
組織是否按計劃實施管理評審并針對評審問題**糾正及改進措施 查:組織是否編制管理評審程序
查:組織是否按計劃實施管理評審并保留相關評審記錄
查:組織管理評審報告
查:組織是否針對管理評審問題**相關的糾正和改進措施
查:管理評審的輸入和輸出清單以及評價是否滿足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糾正措施的執行和再驗證
1對糾正措施中采用返工、返修時,其返工(或返修)的質量檢驗必須視為H點,經驗證后方能通過。若對返工(或返修)過程有要求增設新的質檢點,則應按《設備檢修的檢驗、試驗程序》執行。
2對糾正措施中采用報廢處理時,備品備件的報廢手續按《設備點檢維修管理辦法》執行。構成固定資產的報廢按《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3對于不合格備品備件的退庫,由檢修人員負責將不合格的備品備件連同“不合格處理單”一并退還物資部。由物資部負責進行標識、記錄和隔離,以及再驗證。
4對糾正措施中采用讓步放行時,生產策劃部要制訂并執行相應的后續管理措施。
5糾正措施執行人應將糾正措施執行情況如實記錄在“不合格處理單”上。有檢修文件包控制的檢修過程中發生的不合格,在執行完糾正措施后,還應將“不合格處理單”的標識記錄在“檢修文件包清單”上。
6按“不合格處理單”的糾正措施要求完成糾正后,應進行糾正后的再驗證。
7非讓步放行的糾正措施,由糾正措施的制訂人在糾正措施執行完畢后及時進行再驗證。
8對于讓步**的“不合格處理單”,由生產策劃部點檢組長決定是否要求**后續管理措施,確需**后續管理措施的由生產策劃部點檢人員負責制訂,由點檢組長批準。
“不合格處理單”的關閉與歸檔
1經再驗證合格的“不合格處理單”由檢修作業人員負責送交生產策劃部點檢組長關閉確認。
2策劃部點檢組長應對“不合格處理單”上的記錄、簽字進行驗證,并在“不合格處理單”
的相應欄上簽字,同時在“不合格處理單登記表”上作好記錄,然后將“不合格處理單”存放到相應的檢修文件包或其它檢修技術記錄中。
與檢修文件包有關的“不合格處理單”經生產策劃部簽字關閉后,與檢修文件包一并交質檢人員保管,由其負責按期歸檔。

應急響應
1 火災發生時,發現人員應*就地組織人員撲救,并將此信息傳遞給單位,單位接到信息后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趕赴現場進行救火,同時通知應急小組成員到場。
2 若火勢不能控制(一般5分鐘內),在應急小組統一指揮下,立即通知消防隊,報警時必須講明起火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公司電話號碼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警,火災撲滅后,火災發生單位應立即寫出事故報告送組織調查分析。
3 應急小組負責組織將受傷人員轉送或通知趕赴現場進行緊急救護。
4 其他管理人員參與協助現場的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等工作。
5 當發生人員受傷、食物中毒、性疾病傳播時,發生單位應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搶救并逐級上報。
6 當遭受臺風或發生洪澇災害時,應根據氣象預告內容緊急通知各部門、項目部對人員及施工現場財產采取保護措施,施工現場以盡可能減少發生異常事故(火災、坍塌、物品高處墜落等)帶來的損失。

檢修現場管理
帶電作業時
a)懸掛標示牌;
b)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服裝;
c)嚴禁無“工作票”作業;
d)現場必須有監護人。
電氣設備檢修
a) 懸掛標示牌;
b) 嚴禁無“工作票”作業;
c) 作業現場應有兩個以上人員,并做好監護作業。
高空作業:
a) 應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帶;
b) 嚴禁無“工作票”作業;
c) 作業現場必須有兩個以上人員,并做好監護作業。
壓力試驗
a) 嚴禁無“工作票”作業;
b) 升壓速度和試驗壓力必須控制在工藝規范以內;
c) 發現異常聲音或容器變形應立即泄壓檢查。
有輻射或有空氣污染的環境:
a)作業人員在安全區進行作業或帶好防止輻射或空氣污染器具;
b)在室內或空氣流通條件差的環境下作業,應做好通風和換氣工作。
機械設備檢修:
a)嚴禁無“工作票”作業;
b)有條件時應設置檢修作業區控圈;
c)工作堆放有序,道路通暢;
d)有濕度要求時(如焊接、焊補、定子檢修等)應在規定的濕度條件下工作;
e)有防塵要求時(如主機、電機等)應按要求做好防塵工作;
f)有防振要求時應在相對無振動條件下工作。
對影響檢修人員工作的下述環境因素應加以控制:
a)不適宜的溫度;
b)過大的噪聲;
c)強烈的光線或暗淡的光線;
d)清潔度和污染等。
對容器內工作環境加以控制:
a) 安全電壓≤12V;
b) 通風;
c) 防塵;
d) 監護人。

管理評審
? 管理者是否按策劃的時間間隔進行管理 評審,并在其出席下做出決定
? 管理評審的輸入是否包括標準要求的各項內 容,并形成記錄
管理評審輸入應考慮: a)以往管理評審的所采取措施的情況; b)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關的內外部因素的變化, 包括組織及其環境變化(見 4.1); c)下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績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 括其趨勢:
1)系統*新活動的結果(見 4.4 和 10.3);
監視和測量的結果; 3)與前提方案和危害控制計劃相關的驗證活動的 結果的分析(見 8.2.2);
4)不合格和糾正措施; 5)審核結果(內部和外部) 6)檢驗結果(部門和顧客方面的); 7)外部供方的績效; 8)回顧風險和機遇和所采取措施有效性(見 6.1); 9)食品安全目標達到的程度。
d)資源的充分性;
e) 所發生的任何緊急情況、事故(見 8.4.2)或 撤回/召回(見 8.9.5);
f) 通過外部(見 7.4.2)和內部(見 7.4.3)溝 通獲得的相關信息,包括相關方的要求和投訴; g)持續改進的機會。 數據應以使管理者將信息與食品安全管理體 系的目標聯系起來的方式呈現。
? 在體系持續適宜性方面都有哪些變化,管理評 審做了哪些決定
? 在管理體系充分性方面都存在哪些問題,管理 評審做了哪些決定
? 在管理體系有效性方面都存在哪些問題,管理 評審做了哪些決定
? 是否對方針、目標進行評審
? 評審做出哪些決定,是否涉及管理體系改進和 有關產品改進,有無實施措施,并形成記錄
漢墨咨詢結合環工技術與管理技術,以團隊方式(TEAM WORK)進行,于建構ISO14001階段時,由環工咨詢師為主,進行先期審查及顯著因素面的監定,推動階段則由管理咨詢師主導,完成系統的整合與落實,并協助認證。
http://www.fsthoughts.com